- 通知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 通知有哪几种?
答:一般分为发布性通知、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任免性通知、事务性通知等。
- 通知的框架是怎样的?
答:通知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正文一般由缘由、通知事项和有关要求等部分组成;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
- 怎么写通知的正文?
答:缘由部分主要表述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事项也就是主体部分,列出所发布的指示,安排的工作,提出的方法、措施和步骤等;要求部分可写可不写。
- 通知有哪些特点?
答:具有发布性、指示性、中转性等特点。
- 通知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范围非常广。
- 通知的发布范围是什么?
答:发布范围一般是下一级,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 通知的用途有哪些?
答:主要用于下达指示、布臵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等情况。
- 通知的发布途径有哪些?
答:通知一般正式行文,个别时候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发布。
- 转发时遇到多个“关于”“通知”,怎么办?
答:遇到多个“关于”“通知”时,可省略自己文件的“关于”“通知”,保留原文件的“关于”“通知”,如《某某转发某某关于某某的通知》。
- 遇到多级转发怎么办?
答:遇到这种情况时可省略中间层级的转发,直接转发原文件。同时,在通知正文里做一下注解,说明近期接到了中间层级转发来的文件。
- 转发文件时可以提出要求吗?
答:当然可以。如被转发文件阐述不够充分,可加以补充、说明、深化,也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对上级的有关要求加以重申、强调,并做出适当的安排。
- 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标题里加书名号吗?
答:根据相关规定,除印发、转发、批转法律法规性文件外,标题中一般不加书名号。
- 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正文里加书名号吗?
答:正文里要按照正常行文规则来书写,不管是否为法律法规性文件,印发、转发、批转文件时都要加书名号。
- 什么是法规性文件?
答:法规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类。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由国务院总理签署,以国务院令发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有两种:一种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规范性文件;第二种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的规范性文件。
- 发文机关署名写全称还是简称?
答:发文机关署名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都可以,但要注意与发文机关标志、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相一致。
- 成文日期到底是用大写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
答:2012 年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统一后,成文日期明确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要写全称,月、日不编虚位,例如 1 不编为 01。
- 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位臵怎么确定?
答: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发文机关署名长于发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居右空二字编排,成文日期以发文机关首字为准右移二字;二是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则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适当增加右空字数。当然,以上两种情况都须在正文或者附件下空一行。
- 通知或者其他公文的主送机关怎么分类?
答:主送机关要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以及同类型机关统称。一般情况下,主送机关分为地方党委、地方人民政府、党委各部委及政府各委办局、人民团体、高等院校、其他直属机构等。
- 主送机关中标点符号怎么使用?
答:主送机关中一般用到三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冒号。逗号用在大的分类中,大的分类中的内部分类用顿号,末尾用全角冒号。
- 应当抄送的情况有哪些?
答:以下五种情况应该抄送:一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列为抄送机关;二是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三是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四是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五是上级机关越级向下级机关行文时,可以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抄送时上级机关在前,其次是同级机关,再次是下级机关。
- 任免通知中的任免依据越详细越好吗?
答:当然不是。一般来说,任免依据包含组织决定,会议讨论通过,领导提名、会议研究等。如果做较为详细的说明,可能为当前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今后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 正文后的空白位臵容不下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该怎么办?
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通过调整正文行距或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多机关联合行文时,由于机关过多,没有办法保留在一页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此页无正文”的方法,就是把发文机关和印章放在空白页上,在空白页第一行顶格标注“(此页无正文)”。
- 公文印章应该盖在什么位臵?
答:印章要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必须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臵。
- 现在的公文还有主题词吗?
答:根据最新规定,公文中不添加主题词。
- 公文在什么情况下要注明签发人?
答:上行文必须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居右空一字。下行文、平行文不注明签发人。
- 公文的页边距应设置为多少?
答:上:37 mm;下:35 mm;左:28 mm;右:26 mm。
- 公文的层次序号如何排列?
答: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一层,“一、”中的标点是顿号,不是逗
号;第二层,“(一)”之后不可再加任何标点;第三层,“1. ”中是下脚点(齐线实心圆点),切不可用顿号;第四层,“(1)”之后不可再加任何标点。
- 公文中的标题该使用什么字体?
答:一般情况下,主标题用 2 号小标宋、正文用 3 号仿宋,一级标题用 3 号黑体、二级标题用 3 号楷体、三级标题用仿宋。
- 公文中标点符号使用有什么要求?
答:公文中的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末省略号,不得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不能一分为二、分居两行。正文中第一层次的小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第二、三、四层小标题末尾均须加标点符号。
剩余的31-500问,请移步右上角下载Word汇编版